软件搜索:
 
您的位置:书籍手册 >> 电线电缆 >> 电线电缆载流量(第二版)... 

电线电缆载流量(第二版)
软件版本:  
软件类型: 电线电缆
运行环境: Win9x/WinNT/Win2000/WinXP/Win.NET/WinME
授权方式:
软件大小:
软件评价:
整理日期: 2014/12/31 21:50:33
相关链接:
本日下载: 1  本周:21  总计:7737
下载地址:
软件简介: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开本:16开页数:280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4-03-01
版次:2
印刷时间:2014-03-01

本书以基本概念作为起点对电缆载流量理论进行阐述和分析。通过模拟试验、线路设计、软件计算和实际线路动态载流量温度监测,检验计算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简单介绍电缆载流量计算软件。
本书共分为10章,包括电缆基本概念、架空导线载流量计算、电缆持续负荷载流量计算、电缆最佳经济截面计算、电线电缆短时负荷和短路电流等参数计算、18/30(36)kV及以下电缆日周期负荷计算、18/30(36)kV以上电缆周期负荷计算、电缆温度场数值解、电缆线路设计综述、电缆运行中动态温度监测。附录为电缆载流量计算表,对高压XLPE电缆和建筑物用防火阻燃电缆根据实际不同的敷设方式和环境条件给出相应的修正系数表。
本书以实用性为宗旨,可供设计研究院、电网企业、电缆制造企业和大型工矿企业相关人员学习使用,亦可作为教学参考书,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作者简介
1965年大学毕业后进入第一机械工业部上海电缆研究所,踏上科研工作岗位。
专业:电缆热性能及负荷能力研究。通过试验,上世纪八十年代首次提出单芯钢丝铠装电缆设计结构缺陷是载流量降低20%以上的关键。为电缆产品标准的改进提供了理论和试验依据。2003年国内首次出版《电线电缆载流量》一书,成为行业内畅销书。

序言一

序言二

序言(第一版)

前言

1 电缆基本概念

1.1 电力电缆

1.2 电缆载流量计算应用软件

1.3 分布式光纤测温传感器

1.4 热点探测器

1.5 电缆安装辅件

1.6 土壤热物理性能

1.7 电缆载流量试验

附录F1 电缆相关术语

F1.1 电缆结构

F1.2 电缆属性

F1.3 电缆敷设

F1.4 电缆运行

F1.5 电缆桥架性能试验

2 架空导线载流量计算

2.1 架空导线载流量计算

2.2 接触网用导线载流量的测算

2.3 架空导线经济电流计算

2.4 母线排载流量计算

附录F2 架空导线载流量相关参数和图表

F2.1 母线排计算示例

F2.2 架空裸导线电性参数值

3 电缆持续负荷载流量计算

3.1 一般情况

3.2 负荷因数为(load=1)的载流量计算

3.3 已知电缆表面温度和施加电流导体温度的计算

3.4 导体交流电阻计算

3.5 绝缘介质损耗

3.6 金属套和金属屏蔽损耗

3.7 铠装、加强带和钢管的损耗因数计算

3.8 双回路平面排列金属套涡流损耗因数计算

3.9 单芯电缆多根并连电流分配和环流损耗的计算

3.10 电缆本体热阻计算

3.11 空气中电缆外部热阻T4

3.12 空气中电缆束敷设载流量计算

3.13 土壤中敷设的电缆外部热阻T4计算

3.14 电缆负荷因数小于1(load<1)的载流量计算

3.15 土壤中电缆集聚敷设下载流量计算

3.16 混凝土排管的负荷能力计算

3.17 电缆有局外热源时外部热阻的计算

附录F3 计算电缆载流量相关材料参数和图表

F3.1 电缆最高允许工作温度

F3.2 电缆常用材料的物理常数

F3.3 计算导体交流电阻相关参数

F3.4 双回路金属套损耗计算示例

F3.5 双回路金属套损耗计算H、N、J系数表

F3.6 电缆热阻图解计算

F3.7 空气中电缆群外部热阻计算

F3.8 土壤中敷设电缆群外部热阻计算

F3.9 电缆群载流量降低因数

F3.10 64/110kV XLPE绝缘皱纹铝套电缆参数计算

F3.11 电缆隧道电缆截面选择

4 电缆最佳经济截面的设计

4.1 电力电缆经济截面的设计概算

4.2 导体经济截面的计算方法

4.3 导体平均温度和电阻计算

4.4 电缆经济截面计算示例

5 电缆短时负荷与短路电流计算

5.1 电缆短时负荷

5.2 电缆短路电流计算

5.3 短路温度的计算

5.4 短路时的电磁力计算

5.5 电缆线路的相序阻抗计算

附录F5 短路故障相关参数

F5.1 电缆短路温度

F5.2 电缆用材料热性常数

F5.3 导体和屏蔽分隔线在简化公式中的系数

F5.4 XLPE电缆短路参数参考值

F5.5 50/66~127/220kV电缆正负序阻抗参考值

F5.6 短路电流引起的电磁力参数

6 18/30(36)kV及以下电缆周期负荷计算

6.1 概述

6.2 周期载流量因数(M)计算

6.3 周期负荷载流量计算示例

附录F6 18/30(36)kV及以下电缆周期负荷计算相关参数

F6.1 日周期负荷某线路负荷记录和曲线图

F6.2 计算埋地电缆土壤热阻示意图

F6.3 土壤热阻系数与散热系数的对应关系

F6.4 指数积分数字计算

7 18/30(36)kV以上电缆周期负荷计算

7.1 适用范围

7.2 持续时间长且为周期负荷的暂态响应

7.3 持续时间短且为周期负荷的暂态响应

7.4 某些参数变化对暂态温升的校正

7.5 周期负荷因数(M)的计算

7.6 负荷损失因数μ的计算

7.7 θR(i)/θR(∞)的计算

7.8 土壤呈干燥状态下电缆并列排列周期负荷因数计算

7.9 电缆应急情况下载流量计算

7.10 电缆周期负荷和应急负荷计算示例

附录F7 18/30(36)kV以上电缆周期负荷计算相关参数

F7.1 电缆常用材料物理性能

F7.2 土壤热阻系数与散热系数的对应关系

F7.3 计算埋地电缆土壤热阻示意图

F7.4 指数积分数字计算

F7.5 某线路日周期负荷记录

8 电缆运行中实时温度监测

8.1 概述

8.2 载流量模型

8.3 DCR模型的稳态应用

8.4 电缆分布温度的特征

8.5 对DTS和测温光缆的要求

8.6 监测系统

附录A 电线电缆载流量表

A.1 总论

A.2 柔性矿物绝缘防火电缆

A.3 铜包铝导体电缆

A.4 铝合金电力电缆

A.5 50/66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

A.6 64/1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

A.7 127/22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载流量计算值

参考文献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一定下载最新版[ WinRAR ]解压本站提供软件。
本网站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有资料文件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未经验证,电缆情缘网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内容而造成的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任何使用不当造成的侵权与本网站无关!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请来信联系ahdlqyw@126.com 联系,立即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只提供参考,除学习和研究外,不做任何用途,下载后将于24小时后删除。

版权所有:电缆情缘网 网址:http://www.dlqyw.net 技术支持: QQ:278788109
皖ICP备11009477号 服务邮箱:278788109@qq.com 访问统计:您是本站到访的第位用户